硝酸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硝酸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专家债务不断积累决策层没财力启动新一轮刺激

发布时间:2021-02-22 16:55:13 阅读: 来源:硝酸厂家

专家:债务不断积累 决策层没财力启动新一轮刺激

2008年,政府尚能利用4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来冲抵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,而现在,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和积累,政府决策层已经没有多少财力去启动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政策。

尽管欧洲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,但欧元区经济似乎依然不见起色,德国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,市场希望德国利用自身的预算状况提振共同投资,刺激需求并提振经济增长。但德国总理默克尔给出的答案依然是:“不”。

“不”字或许成了默克尔的口头禅。她上周在会见法国总理瓦尔斯时,坚定地说出了这个“不”字。2013年,由于使欧元区因为迟迟不能对债务危机做出反应,默克尔在欧洲内部受到批评,她拒绝救助请求的行为使她获赠了一个“不女士”的绰号。

与法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欧洲大国相比,德国可谓一枝独秀。数年来,德国一直在量入为出地过日子,积累了很大的贸易顺差。德国经济表现得越好,其他国家对它的期望就越高。但它不愿意去救助欧洲国家,更不要说其它地区的国家。  德国也不像美国、英国和法国那样,积极插手别国事务,即没有卷入利比亚、叙利亚战争,也不愿介入当前多国打击“伊斯兰国”的行动。所有这些情况汇总起来,德国给人留下了明哲保身的印象。而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其依据的。在真正能拯救欧洲的政策上,德国政府确定了一毛不拔的原则。  在欧债危机的紧要关头,2012年6月的欧盟首脑峰会达成一致,向西班牙银行业提供1000亿欧元借贷资金后,而德国一直沉默不语。当然,1000亿欧元远不够解决西班牙危机,可能需要3000亿甚至6000亿才够。虽然欧盟首脑会议确定了此项计划,但并没有实施。究其原因是,德国不想在拯救欧洲行动中买单。  出人意料的是,默克尔当时率领德国代表团来到中国,希望中方出手拯救欧洲。随后,中国响应默克尔的倡议,购买了250亿欧元西班牙国债。除了购买西班牙国债,中国还积极购买了数十亿欧元的希腊国债。中国重返遭遇欧元危机重创的欧洲金融市场,是对欧元区经济投了“信任票”,势必提升国际金融界对欧元区的信心,对欧洲摆脱危机意义重大。  在拯救欧洲方面,德国的吝啬与中国的慷慨形成对比。近几年中国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了欧洲,在欧债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仍然购买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债券,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欧元和欧洲经济的信心。欧洲各国的官方和舆论对中国在关键时刻伸出的援助之手表示欢迎。  法国《世界报》发表的评论称,“中国乃至亚洲在欧元风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关键的投资者”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瓦涅萨·罗西在谈到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时说,这是一笔好买卖,对双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益。  事实证明了罗西的说法。从2012年起,中国资本就源源不断流向英国,带动该国来自经济复苏的主要增长点。今年6月,中英两国签署140亿英镑(约合1477亿元人民币)的贸易大单;BP与中海油签署为期20年的200亿美元(约合1224亿万人民币)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;中国还会参与投资连接英国北部和伦敦的高速铁路网。  当然,中国的慷慨引起了国内舆论场的争论。赞同者表示,欧洲国家需要钱,而中国需要市场,中国出资拯救欧洲,是一种“双赢”市场行为。但也有人认为,连德国都不愿出手拯救欧洲,为什么中国还那么“独到眼光”去做这件事呢?难道最了解欧洲的不是德国,而是远离千山万水的中国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  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持续放缓,稳定增长需要政府动用大量资金进行投入。但种种迹象表明,能动用的资金十分有限。2008年,政府尚能利用4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来冲抵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,而现在,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和积累,政府决策层已经没有多少财力去启动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政策。  有句话说得好: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中国出手拯救欧洲固然好,但没必要超越国家的实际,去解决欧洲人的问题。中国购买西班牙和希腊的国债,以及到英国投放巨额资金,并非明智之举。例如2013年意大利的人均GDP为36267美元,中国为5414美元,是中国的6.7倍。说白了,欧洲国家再困难,但他们的国民至今仍能够享受高福利,日子比中国人过得好。

浩宇教育怎么样

尚浩宇公考

尚浩宇教育